作者:DavidC來源:bankless翻譯:善歐巴,金色財經
Ethereum擴展的終局方案終于到來了嗎?
盡管圍繞擴展路線圖存在激烈爭論,但Ethereum的擴展仍然依賴于Rollups。Rollups無疑推動了Ethereum擴展的成功,但它們與主鏈不同步的問題仍然存在。
Rollups需要維護專門的證明機制,為每個Rollup團隊增加了大量的復雜性和運營成本。此外,它們嚴重依賴安全委員會或治理投票來跟進Ethereum的升級,這導致了滯后和脫節。不同Rollup采用的安全假設和中心化程度各不相同,造成生態碎片化,降低互操作性。同時,每次Ethereum進行硬分叉,Rollup團隊都需要手動更新以保持兼容性,加重了治理負擔,并引入了新的風險。
在Ethereum擴展路線的爭論背景下,許多人開始思考是否有更簡單的解決方案——一種無需繁重維護,且始終與Ethereum同步的L2方案。
這就是原生Rollups(NativeRollups)的理念——一種全新的Rollup設計框架,使其從根本上與Ethereum保持一致,充分利用主鏈的安全性,而無需依賴外部監管或自定義邏輯。讓我們深入了解這個概念及其相關原理。解析原生Rollups
原生Rollups由JustinDrake和DanRobinson等Ethereum社區成員提出,它們直接集成到Ethereum的核心交易規則中,使Ethereum本身能夠驗證交易,而不是依賴外部的證明系統。
目前,大多數L2解決方案在鏈下執行交易,并使用復雜的證明機制來驗證提款和狀態更改。而原生Rollups采取不同的方法,利用EXECUTE預編譯——Ethereum內置的一個函數,讓Rollups直接使用Ethereum的驗證規則處理交易,而無需獨立的證明系統。
在這種架構下,原生Rollups直接將交易數據發布到Ethereum主鏈,并由Ethereum自身強制執行其正確性。這樣一來,它們可以自動適應Ethereum的網絡升級,無需治理投票或安全委員會的干預,從而消除了當前存在的許多復雜性和互操作性問題。
通過消除重復構建Ethereum邏輯的需求,原生Rollups減少了維護成本,簡化了安全機制,并使L2更容易適應Ethereum的不斷演進,同時最大限度地利用主鏈的安全保障。
NativeRollups
正如前文所述,與上述兩種方案不同,原生Rollups不需要單獨的證明框架或外部驗證者,因為所有驗證都由Ethereum自身完成。這大幅降低了L2的復雜性,并簡化了其與L1的交互。
原生Rollups的主要優勢:
極大提升安全性:用戶可以在原生Rollup上持有資產,并像信任EthereumL1一樣信任它。而傳統Rollups依賴的多簽或安全委員會被攻擊的風險將大幅降低。
開發更簡單:不再需要自定義欺詐證明或零知識證明,減少了部署和維護的復雜性。
更緊密地對齊Ethereum:原生Rollups自動繼承Ethereum的升級,確保一致性并提升互操作性。同時,它們也將受益于Ethereum未來的量子安全機制。
更高效的ZK證明:原生Rollups可以高效地捆綁多個零知識證明,降低ZKRollups的驗證成本。
適用于新的應用鏈:對于希望獲得最高安全級別的去中心化應用,它們可以選擇成為“原生”,避免重新開發EVM,而只需增加自己的特色功能。
如果一個Rollup既是原生的,又是Based的——即Ethereum同時管理交易排序和交易驗證,那么它就成為了“超聲波Rollup”這種Rollup充分利用Ethereum的安全性,并完全符合Ethereum的長期擴展路線圖,是最理想的Rollup形態。
原生Rollups無法解決的問題
盡管原生Rollups解決了治理和安全方面的挑戰,但它們并不能完全消除Ethereum的擴展限制,甚至在某些方面對生態多樣性施加了額外的約束。
L1Gas限制依然存在:Ethereum主網的Gas上限仍然有效,而如果每筆交易都必須在L1上重新執行,可能會導致低效。因此,需要額外結合零知識或Optimistic方案,才能更高效地擴展。
缺乏對多樣化虛擬機的支持:原生Rollups必須嚴格遵守EVM模型,這意味著它們無法支持SVM或MoveVM等其他新興的虛擬機架構,而這些架構正逐步受到市場關注。
數據可用性成本增加:原生Rollups依賴的EXECUTE預編譯會顯著提高數據可用性成本,可能導致L2的開銷增加5–10倍,從而影響其經濟可行性。
此外,目前許多Rollups僅兼容EVM,但并不完全等同于EVM。要轉換為原生Rollup需要大規模的架構調整,難度較大。原生Rollups的設計可能不支持某些自定義的交易格式或Gas計算方式,比如由應用程序或錢包補貼用戶Gas費用的模式。這在用戶體驗(UX)上帶來了一定的權衡。邁出重要一步
盡管原生Rollups是Ethereum擴展路線圖上的一項重大進步,但并非所有Rollups都會采用這一模式。相反,業內人士(如CyberFund的Dogan)認為,未來Rollup生態可能會形成三種主要類型:
企業級Rollups:由企業定制和控制,以滿足自身特定需求,例如交易排序、隱私保護等。
性能優化型Rollups:通過替代性數據可用性方案(如EigenDA)提高交易速度、降低成本。
原生Rollups:完全整合進Ethereum,繼承L1安全性,并自動升級,無需外部治理或獨立的證明機制。
這一分類方法既鼓勵了多種擴展方案的共存,也允許不同的Rollup在保留Ethereum信任和安全性的同時,進行技術創新。JustinDrake預計,第一批原生Rollups可能在明年上線。不過,要實現完全技術成熟(如原生支持ZK證明、提升L1Gas限制),仍然需要更廣泛的社區協調與驗證,完整實施可能會進一步推遲到更遠的未來。
盡管原生Rollups可能不會成為Ethereum擴展的唯一解決方案,但它們提供了一種更簡單、更安全、與Ethereum深度集成的擴展方式。最終,原生Rollups為L2s提供了一條清晰的發展方向,使它們能夠始終與Ethereum主鏈保持同步,從而為用戶、開發者和整個生態帶來更順暢、更安全的體驗。
免責聲明:Bankless:Ethereum的擴展終局——原生 Rollups文章轉發自互聯網,版權歸其所有。
文章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和任何投資暗示。加密貨幣市場極其波動,風險很高,可能不適合所有投資者。在投資加密貨幣之前,請確保自己充分了解市場和投資的風險,并考慮自己的財務狀況和風險承受能力。此外,請遵循您所在國家的法律法規,以及遵守交易所和錢包提供商的規定。對于任何因使用加密貨幣所造成的投資損失或其他損失,本站不承擔任何責任。
Copyright © 2021.Company 元宇宙YITB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元宇宙YITB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