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Bitcoin世界里,有一種特殊的“圣杯”級別存在:中本聰時代(SatoshiEra)的Bitcoin,指的是2009-2011年中本聰還活躍在網絡上的時期被挖出或交易過的Bitcoin。這些幣極少被動,動一次,足以引發全球市場側目。
而就在2025年7月4日,加密歷史上最大規模的一次“中本聰時代Bitcoin轉移”悄然發生。8萬個中本聰時代BTC突然移動,價值超80億美元
當天,有八個已經休眠超過14年的Bitcoin錢包,每個錢包轉移了10,000枚BTC到新的地址,累計轉移80,000枚BTC,按當前價格折合超過80億美元。
圖1:本次轉出記錄,涉及8萬枚BTC
這批Bitcoin在2011年4月3日時被接收,當時Bitcoin的價格僅0.78美元,如今每枚BTC已超過10萬美元,意味著這些地址上的Bitcoin升值超過 1390萬倍,本次轉移是有記錄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“中本聰時代”BTC轉移。
圖2:14年前收到Bitcoin記錄,涉及8萬枚BTC為什么這次轉移備受關注?
· 罕見稀缺:“中本聰時代”的Bitcoin極少被移動,這批幣一直是鏈上分析師和市場觀察者重點監測的“鯨魚指標”。
· 潛在賣壓與市場預期:當老地址大規模移動BTC,市場通常擔憂是否意味著“早期持幣者將套現”。雖然目前這些BTC尚未流入交易所,但此舉仍可能影響市場信心。
· 采用現代格式且未進一步轉移:本次轉移被發送至全新創建的錢包地址,且使用了現代、更低手續費的地址格式(SegWit),顯示持有者掌握當前鏈上操作方式。但這些新錢包至今未進一步轉出或流入交易所,持有人身份依舊成謎。
· 私鑰安全與量子計算猜測:有觀點認為此次轉移可能與私鑰泄露、量子計算攻擊試探有關。Bitcoin早期使用的P2PK(Pay-to-Public-Key)地址在首次交易后會暴露公鑰,如果未來出現可規模化的量子計算機(使用Shor算法),理論上可被破解。而那些從未動過、未暴露公鑰的休眠錢包,即便在量子時代也無法被逆向破解。此次錢包都是首次轉出交易,歷史上未公開過公鑰,因此基本可排除被量子計算破解的可能性。這可能解釋為何本次僅部分錢包發生轉移,而未出現全部sweeping(清空),暗示可能僅是部分密鑰測試或安全遷移。是否意味著Bitcoin要大跌?
從歷史經驗看,“中本聰時代”幣的大額轉移并不必然導致拋售,但通常在短期內會帶來市場波動和恐慌情緒。
同時需要注意:
本次轉移采用現代低手續費SegWit地址格式,顯示持有者具備最新操作能力;
新地址尚未流入交易所,也可能只是內部分拆管理或安全遷移;
若未來進入交易所,則可能形成潛在賣壓,值得關注;
此次事件也提醒市場關注量子安全議題。尼爾觀點:BTC最稀缺的不是時間,而是持有者的信念
這次“中本聰時代”BTC大規模轉移提醒我們:
Bitcoin的歷史比任何金融資產都短,但它已經凝結了極端的價值信仰和供給約束;
市場可能短期震蕩,但長期真正影響Bitcoin價格的,是全球流動性、機構配置需求,以及去中心化金融架構下BTC的結構性稀缺;
對持幣者而言,最稀缺的并非時間,而是“在長期中不被情緒擊倒的信念”。
免責聲明:史上最大“中本聰時代”Bitcoin轉移:市場該警惕嗎?文章轉發自互聯網,版權歸其所有。
文章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和任何投資暗示。加密貨幣市場極其波動,風險很高,可能不適合所有投資者。在投資加密貨幣之前,請確保自己充分了解市場和投資的風險,并考慮自己的財務狀況和風險承受能力。此外,請遵循您所在國家的法律法規,以及遵守交易所和錢包提供商的規定。對于任何因使用加密貨幣所造成的投資損失或其他損失,本站不承擔任何責任。
Copyright © 2021.Company 元宇宙YITB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元宇宙YITB.COM